用 DeepSeek 与通义万相 AI 制作 “座头鲸迁徙” 视频全指南
一、基础认知:什么是 AI 文生视频?
二、核心步骤:从创意到成品的 5 步实操
第一步:用 DeepSeek 设计视频分镜 —— 让创意有条理
1. 操作流程
访问 DeepSeek 官网:打开https://chat.deepseek.com/,进入对话界面。
输入核心需求:清晰告知 AI 你的视频目标,示例需求为:“我想做个关于座头鲸迁徙的 AI 视频,无人机航拍场景,要像国家地理纪录片,时长 30 秒”。
细化分镜脚本:根据 AI 的反馈,进一步明确每个镜头的 5 个关键维度 ——镜头角度、主体动作、情感氛围、运镜技法、环境细节(这是后续写提示词的核心依据)。
2. 「座头鲸迁徙」分镜示例(含逻辑解析)
镜头类型 | 镜头角度 | 主体动作 | 情感氛围 | 运镜技法 | 环境细节 | 设计逻辑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开场画面 | 无人机俯瞰海洋 | 一群座头鲸在海中游动 | 神秘、辽阔 | 从高空慢慢拉近 | 阳光洒在海面上,形成金色光影 | 用 “俯瞰 + 拉近” 的运镜,先展现海洋的广阔,再聚焦到迁徙的鲸群,快速建立场景代入感 |
主体画面 | 低空特写 | 座头鲸跃出水面 | 力量与优雅并存 | 镜头快速对焦,捕捉跃出瞬间 | 水花四溅,阳光反光 | 特写镜头突出座头鲸的动态细节,“快速对焦” 能强化 “瞬间感”,符合纪录片对关键画面的捕捉逻辑 |
高潮画面 | 高空俯视 | 座头鲸群排成一列,缓缓前行 | 史诗感、壮丽 | 镜头快速拉升 | 夕阳染红海面 | “拉升 + 夕阳” 的组合,从 “群鲸迁徙” 的局部画面切换到 “鲸群与海面” 的宏大场景,烘托 “迁徙” 的史诗感 |
结尾画面 | 高空俯视 | 座头鲸群消失在地平线 | 希望与守护 | 镜头缓缓拉远 | 海面平静,阳光渐暗 | “拉远 + 消失” 的运镜暗示迁徙的延续,“阳光渐暗” 过渡自然,为后续添加主题文字做铺垫 |
第二步:撰写提示词 —— 给 AI “精准指令”
1. 提示词撰写技巧
拒绝模糊表述:避免 “好看的海面”“可爱的鲸鱼” 这类主观描述,改用 “夕阳染红海面,波光粼粼”“座头鲸身体呈流线型,跃出时尾鳍清晰可见”。
补充细节层次:在基础描述上增加光影、质感等细节,例如 “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海面上,形成金色的光影斑驳效果”(比 “阳光洒在海面上” 更具体)。
2. 「座头鲸迁徙」分镜提示词示例
镜头类型 | 提示词内容 |
---|---|
开场画面 | 无人机俯瞰广阔海洋,阳光洒在海面上形成金色光影,一群座头鲸在远处缓慢游动,海水呈深蓝色,与金色光影形成鲜明对比 |
主体画面 | 低空特写镜头,一只座头鲸用力跃出水面,身体舒展,水花四溅且在空中形成细小水珠,阳光反光在鲸的皮肤表面闪烁,背景为纯净的蓝色海面 |
高潮画面 | 高空俯视视角,夕阳染红整片海面,天空呈橘红色渐变,一群座头鲸排成整齐的一列缓缓前行,鲸群与红色海面形成视觉焦点 |
结尾画面 | 高空俯视视角,座头鲸群逐渐向海天相接处移动并慢慢消失,海面恢复平静,只有轻微波纹,阳光逐渐变暗,天空从橘红过渡到浅紫 |
第三步:用通义万相 AI 生成视频 —— 让文字变画面
1. 具体操作步骤
访问官网:打开通义万相 AI 视频创作页面https://tongyi.aliyun.com/wanxiang/videoCreation。
输入提示词:将第二步撰写好的单个分镜提示词复制到输入框(建议一次生成一个镜头,便于调整效果)。
调整核心参数:
视频比例:选择16:9(符合纪录片的宽屏视觉效果,适配多数播放场景)。
灵感模式:建议开启(AI 会在遵循提示词的基础上,补充细节优化画面质感,避免画面单调)。
生成与下载:点击 “生成” 按钮,等待 AI 处理(30 秒片段通常需 1-3 分钟,具体时间取决于网络和服务器负载);生成完成后,点击 “下载” 按钮将视频片段保存到本地。
2. 关键注意事项
若生成的画面与预期不符(如鲸鱼形态失真、光影效果差),可修改提示词后重新生成,例如将 “座头鲸跃出水面” 改为 “座头鲸跃出水面,身体比例符合真实生物特征,皮肤呈深灰色且有白色斑点”。
建议为每个分镜生成 2-3 个备选片段,后续整合时可选择效果最佳的版本。
第四步:整合视频片段 —— 用剪辑工具完成成品
1. 工具推荐
2. 整合步骤(以剪映电脑端为例)
导入片段:打开剪映,点击 “导入素材”,将所有下载的视频片段添加到素材库,再拖入时间轴。
排列顺序:按照 “开场画面→主体画面→高潮画面→结尾画面” 的顺序,调整片段在时间轴上的位置,确保衔接自然(可在片段之间添加 “淡入淡出” 转场,避免画面跳转生硬)。
添加背景音乐:
在剪映 “音频” 模块中,搜索 “国家地理风格”“史诗感纯音乐”,选择与视频氛围匹配的音乐(如低沉的管弦乐)。
将音乐拖入时间轴,调整音量(建议背景音乐音量为视频主体音量的 30%-50%,避免掩盖画面的 “视觉焦点”)。
添加主题文字:
在结尾画面的时间轴位置,点击 “文字” 模块,输入文字(如 “守护海洋,守护生命”)。
调整字体(建议选择简洁的无衬线字体,如 “思源黑体”)、大小和颜色(确保文字与背景对比鲜明,如白色文字配黑色描边)。
导出视频:点击 “导出”,设置参数 —— 格式选择 “MP4”(兼容性最强),分辨率选择 “1080p” 或 “2K”(1080p 适合日常分享,2K 适合高清展示),最后点击 “导出” 保存成品。
第五步:分享作品 —— 让更多人看到你的创意
社交媒体:微信朋友圈、抖音、微博等平台(抖音可添加 “#AI 生成视频”“# 海洋保护” 等话题,提升曝光)。
专业平台:B 站、视频号等(可搭配文字解说,介绍 “AI 制作流程”,增加内容的知识性)。
私域分享:发送给朋友、同事或相关组织(如环保机构),传递 “海洋保护” 的主题价值。
三、常见问题解答(FAQ)—— 解决实操中的痛点
- 问:提示词写得不够具体,导致生成的画面效果差怎么办?
答:核心是 “补充细节”—— 从 “光影、质感、形态、动作幅度” 四个维度优化提示词。例如,将 “海面有光” 改为 “阳光透过薄云洒在海面上,形成直径约 10 米的圆形光斑,光斑随海浪轻微晃动”。 - 问:生成的视频片段时长不符合预期(如单个镜头生成了 10 秒,想压缩到 5 秒)怎么办?
答:有两种解决方式:① 在剪辑阶段,用剪映的 “裁剪” 功能截取片段的核心部分(保留画面最精彩的 5 秒);② 下次生成时,在提示词中补充 “时长 5 秒” 的描述(部分 AI 工具支持通过提示词指定片段时长)。 - 问:除了剪映,还有其他免费的剪辑工具吗?
答:推荐 2 个备选工具:① 达芬奇 resolve(专业级免费工具,支持更精细的色彩调整,适合追求画质的用户);② 必剪(B 站推出的免费工具,内置大量 B 站风格的贴纸和转场,适合年轻人分享)。 - 问:生成视频时出现 “加载失败” 或 “生成超时” 怎么办?
答:先检查网络是否稳定(建议使用有线网络或 5G 网络);若网络正常,可尝试刷新页面重新生成,或避开高峰期(如晚上 8-10 点服务器负载较高)。